“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建设生态文明,创建海绵城市,早在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为海绵城市的建设献出大学生的一份力量,350vip浦京集团官方授权的七名同学于2016年暑期组建了“绿色水城”社会实践队,进行有关海绵城市建设的调研。
8月20日下午,实践队成员先在武汉市青山区的海绵城市试点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考察地在绿景苑小区。该小区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绿化排水系统,景观式沟渠用于蓄水排水,渗水型边沟用于雨水的快速下渗,很有特点。
然后经过前期的一番资料调查和筛选,实践队员从各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常德。
8月21日,五名实践队的先行队来到了湖南常德,准备开始深入地进行调查了解。于是22日上午,五名队员分为两队,一队进行实地采访,另一队则前往常德市建设局海绵城市管理办公室询问相关领导。实地采访的同学们来到了天源星城,此地是老灯泡厂棚区,在三年前进行了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如今成为了新型海绵院落。据附近居民说,该住宅区三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乱糟糟的厂棚区变成了新型的高楼,是为人民创造的福祉。另一队同学则找到了海绵办的负责人李远国副局长。李局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来自350vip浦京集团官方授权的几名求知如渴的大学生。李局长说,常德的海绵城市建设是从2004年开始,而那时还不叫“海绵城市”,而是“水敏性城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常德已经成为了走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前列的领头羊。据李局长介绍,常德的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分为七大类:截污工程、防涝减灾工程、道路小区源头控制工程、水文化普及工程、海绵型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海绵人才培训工程,从设施建设到人才培养,样样俱全。同学们了解到,常德的海绵城市建设又分为大、中、小海绵体的建设,从院落源头控制的小海绵到管网泵站修缮的中海绵到湖河沟渠改造的大海绵,常德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因地制宜,真正的做到了低影响开发。从老西门葫芦口的重建,到穿紫河、柳叶湖的泵站建设;从居民院落的改造到滨湖公园的水净化项目;常德正在渗、滞、蓄、净、用、排中不断地成为生态海绵新城。“海绵城市的建设乃至生态文明的建设还是得靠你们这些新生代的专业型人才啊”,李局长由衷地感叹着,并对武大水院的这些同学们寄予了厚望。22日下午,同学们汇合在一起实地参观了老西门和滨湖公园,在这座海绵新城中感受着生态文明的魅力。
通过这两天的调研,实践队的成员们收获颇丰,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并重新回到武汉市,开始从水务局到访谈学校导师到再探实地的深入探索。相信在这些社会调研中,这些当代大学生一定能够拓宽视野,学习到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在日后的学习中。这些海绵城市乃至各类生态新城的建设,也将是这一代的专业学子们日后将要面对的重大建设性问题。